当前位置: 首页» 水文化» 水情教育» 基地介绍
水情教育
  • 基地介绍
  • 基地图片
  • 活动动态
  • 基地视频
基地介绍
江苏省二河闸水情教育基地介绍

位于洪泽湖畔的江苏省二河闸管理所,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“依托水利枢纽设施,积极开展国情和水情教育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依托“一闸两馆七园”,全力推动省级水情教育基地的创建工作。

“一闸”即二河闸。二河闸建成于1958年,她既是淮河下游洪水分泄入新沂河及淮河入海水道的关键性工程,又是淮水北调的渠首工程。服务着淮安、盐城、连云港、宿迁四市工农业和生活用水。工程自建成以来,在防汛、抗旱、工农业生产、生活供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“两馆”即分淮入沂展陈馆和水文展陈馆。分淮入沂展陈馆通过沙盘模型、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实物等集中展示分淮入沂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历程,把沧桑半个世纪的悠悠治水历史一一呈现。水文展陈馆通过错落有致的水文展板,摆放整齐的水文设备,向来宾直观呈现基层水文人的工作全貌。

“七园”即淮河湾文化园、赋园、水闸科普园、古堰记忆园、水生植物园、鹏翮园、法治文化园。

淮河湾文化园内的淮河水系石刻直观展示了淮河流域的水系。毛主席“一定要把淮河修好”的伟大号召时刻提醒我们切实履行水利人的使命担当。10位治水名人石刻立于园内长廊,10首咏赞洪泽湖的诗词名句沿河而立,为文化园增添了浓郁的人文情怀。

赋园因二河闸赋而得名,一首二河闸赋道尽了二河闸的前世今生。院内的廉廊更是为了纪念300多年前的大清名臣,二河始挖者、康熙帝赞其天下第一廉吏的张鹏翮而建的特色廉政教育小品,6扇不同造型的门,6首独具特色的名人廉政诗词,给人带来一次次心灵的洗礼。

水闸科普园入口大门两侧门墩是仿洪泽湖大堤石工墙的造型,顶部装设寓意为古代闸门启闭装置—绞关。园内有水闸科普长廊和实物展区,展出启闭机、水泵、变压器等机械设备。

古堰记忆园掩映于二河闸主体工程西侧的一大片树林中,步履其间,仿佛进入一个天然的“生态大氧吧”。“洪泽湖古堰记事碑”立于其中,碑文记述着高家堰十三堡古堰轶事,诉说着那一段沧桑的岁月和光辉的历程。

水生植物园内种植了莲藕等数10种水生植物。荷塘中筑有九曲径、运青桥与桃花岛相连,漫步其上,可以领略到“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”的迷人景色。荷塘中间有“九牛二虎一只鸡”镇水神兽的雕塑,展示了古代百姓对幸福安宁生活的祈盼。不远处的“二河水车”,既是园内一景色,更是一处科普展示。

鹏翮位于整个水情教育基地的最高点,以御碑亭为中心,御碑亭是为纪念张鹏翮这位大清名臣,依据淮安市清晏园的原碑复制并记。园内还筑有鹏翮亭、宽宇亭等文化小品,可供参观者休憩。

法治文化园位于二河闸下游右岸导流堤上,二河水塔伫立于此,它以新颖的展牌方式向来宾宣传水利法治知识和节水意识。

近年来,二河闸管理所借助“一闸两馆七园”的倾力打造,开展进学校、进机关、进社区、进船头、职工家属看水利等活动,普及水常识、水法规、水工程、水科技和水文化。每年接待社会来宾、中小学生等6000余人次。

“问渠那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”如今的二河闸集国家级水管单位、省级水利风景区、江苏最美水地标、江苏最美运河地标于一身,将继续借助水利工程和水文化资源,不断拓宽水情教育的覆盖面,为培育知水、节水、护水、亲水的社会良好风尚继续贡献应有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