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扎实做好2025年防汛备汛工作,我处深入贯彻落实《水利工程观测规程》要求,聚焦“早部署、严标准、强技术”,统筹推进32座水利工程汛前观测任务,全面提升工程观测能力,积极引入新技术、新设备,助力工程安全运行。
强化制度保障,统筹观测任务落实。修订完善工程观测制度,实行“专人专管”,规范观测流程。1月中旬完成全处测量仪器检定,确保设备精准可靠。逐项对标观测任务书要求,专题研究“逢5”年度观测重点,明确技术规范与任务要求。
推进技术革新,提升监测效能。围绕“精准监测、高效运维”目标,全面推动各型观测设备升级换代,着重优化水下地形、河床淤积等重点领域监测手段,提升数据采集精度。
聚焦难点攻坚,开展专项培训。针对水下地形复杂、岸上地形起伏大、传统测量盲区多等难点,分片区开展新技术专项培训。在多个基层站所通过“理论授课+实操演练”模式,系统培训无人测量船航线规划、RTK高精度定位及水下地形绘制,强化观测人员技能水平。
强化数据溯源,确保成果权威。自2月起全面启动垂直位移基点考证工作,对于高程有疑问的基点,主动对接省测绘部门,选取多个国家点,开展多源引测,进行对比校验。
规范数据整编,严控质量关口。加强自动监测数据管理,定期校核、整理分析自动观测数据。严格执行省水利厅观测资料整编要求,加强数据分析,强化异常数据追溯分析,确保观测数据真实、完整、可追溯,为工程调度运行、维修养护等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。